以下從 4 個核心維度 用列表形式總結兩者區別,清晰對比關鍵差異:
采購入庫單:僅用于 “外部采購交易” 后的入庫,場景單一。
具體場景:企業從供應商處采購原材料、成品、辦公用品等,完成收貨后辦理入庫。
其他入庫單:用于 “非采購場景” 的入庫,場景多元。
具體場景:生產退料(車間剩余物料退回)、庫存盤盈(盤點時實際數量>賬面數量)、贈品入庫(供應商贈樣 / 客戶回饋)、內部倉庫調撥入庫。
采購入庫單:需包含 “采購關聯信息”,信息維度更固定。
必填項:供應商名稱 / 聯系方式、對應采購訂單號、采購單價 / 總價、物品質檢結果(部分企業)。
基礎項(與其他入庫單通用):物品名稱 / 規格 / 數量、入庫時間、存放倉庫 / 貨位、經辦人簽字。
其他入庫單:無需 “采購關聯信息”,需補充 “場景專項信息”。
無需填寫:供應商信息、采購訂單號、采購價格。
需補充的專項信息:
生產退料:退料部門、退料原因(如 “生產結余”“規格不符”);
盤盈入庫:盤點日期、賬面數量與實際數量的差異;
贈品入庫:贈品來源(如 “供應商隨貨贈”)。
采購入庫單:直接關聯 “外部對象” 與 “采購業務鏈”。
關聯對象:供應商、采購部門(發起采購)、財務部門(核算應付賬款)。
溯源依據:可通過采購訂單號,追溯對應采購合同、供應商發貨單。
其他入庫單:主要關聯 “內部對象” 或 “非交易場景”。
關聯對象:生產部門(退料)、倉庫盤點人員(盤盈)、行政部門(接收贈品)。
溯源依據:通過退料單編號、盤點報告、贈品接收記錄溯源。
采購入庫單:聚焦 “采購業務閉環” 與 “跨部門協同”。
作用 1:確認采購物品已收貨入庫,標志采購交易關鍵節點完成;
作用 2:為財務核算采購成本、支付供應商貨款提供依據。
其他入庫單:聚焦 “庫存來源完整性” 與 “非采購場景合規”。
作用 1:記錄采購外的庫存增加,避免庫存來源模糊導致管理漏洞;
作用 2:為后續庫存盤點、成本核算(如盤盈物資計價)提供數據支撐。
魯公網安備37068502000214號
?2018 財務軟件服務網 版權所有
技術支持:網站建設中心管理登錄魯ICP備2021035212號-4